濕疹飲食全攻略:濕疹戒口食物+避開致敏源+補充濕疹關鍵營養

目錄

香港潮濕悶熱的環境加上飲食精緻化,讓濕疹成為許多人的長期困擾。這種反覆發作的皮膚炎症,不僅帶來紅腫、搔癢,更可能因抓破皮引發感染。近年研究指出,濕疹飲食的調整是控制症狀的核心關鍵!本文從戒口食物、致敏原到抗炎營養,帶你全面掌握飲食原則,降低復發率。

 

濕疹成因與飲食的關聯

濕疹的誘發因素多元,除了遺傳體質、免疫失衡,食物過敏更是不可忽視的隱形推手。常見機制包括:

腸道菌群失衡

腸道菌群失衡:壞菌過多導致「腸漏症」,未完全分解的大分子食物進入血液,引發免疫反應。

慢性發炎

慢性發炎:攝取過多促發炎食物(如精製糖、反式脂肪),加劇皮膚炎症。

過敏原

特定過敏原:如牛奶、雞蛋、麩質等,可能直接誘發濕疹惡化。

因此,濕疹患者除了避開刺激性食物,更需留意個人致敏原,並從飲食中補充抗炎營養素,才能從根源改善問題。

 

濕疹飲食禁忌:避開5大地雷

高致敏食物

🥛 牛奶及乳製品:牛奶中的酪蛋白是常見過敏原,可能引發免疫系統過度反應。
🌾 麩質:小麥、大麥等含麩質食物,可能加重腸道發炎。

點擊免費獲得「濕疹必備詳細戒口清單」全方位例出所有戒口食物+含致敏原中伏食物+安全替代品建議

刺激性食物

🌶️ 辣椒、胡椒、酒精、咖啡因,會擴張微血管,加劇紅腫熱痛。

高鎳食物

🍫 巧克力、燕麥、豆類、罐頭食品,鎳離子易引發過敏性接觸皮膚炎。

加工食品與精製糖

🍟 醃漬物、泡麵、含人工色素的零食,以及蛋糕、手搖飲等,會破壞腸道菌平衡。

發物與高組胺食物

🦀 蝦蟹、不新鮮的海鮮、發酵食品(如起司、醬油),可能誘發組織胺釋放,導致皮膚痕癢。

 

濕疹飲食推薦:三大抗炎營養素

Omega-3脂肪酸

✅ 作用:抑制促發炎因子(如IL-6、TNF-α),緩解皮膚紅腫。
✅ 推薦食物:鯖魚、秋刀魚、亞麻籽、核桃
✅ 每日建議:每週吃2~3次深海魚,或補充1,000mg魚油。

益生菌

✅ 作用:調節腸道菌相,減少「腸漏」引發的全身性發炎。
✅ 推薦食物:無糖希臘優格、韓式泡菜、味噌(選擇低鹽版本)。
每日建議:每日服用。

維生素D

✅ 作用:調節免疫細胞活性,抑制過度發炎反應。
✅ 推薦食物:日曬香菇、蛋黃。
✅ 補充技巧:每天曬太陽10~15分鐘(避開正午時段)。

 

避開濕疹致敏原

除了致敏原的食物外,盡量避免接觸過敏原或刺激物質,降低皮膚所受的刺激:

香水

化妝品

清潔劑

溫和或天然的沐浴乳

濕疹的致敏原因人而異,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會對以上物品過敏,建議尋找專業濕疹治療師的建議和檢測。(點擊獲得 $500 非入侵性致敏原檢測優惠)

 

濕疹飲食的長期管理策略

細閱「濕疹必備詳細戒口清單」(點擊免費獲得)

  1. 執行食物排除法

    • 完全停止進食含懷疑過敏原的食物(如牛奶、雞蛋)4~6週,然後才逐漸恢復進食.

    • 逐項重新引入,並密切監察身體對每種食物的反應,排除並記錄那些含過敏原的食物。

  2. 選擇低敏烹調法

    • 以蒸、煮、燉取代油炸,減少油脂氧化產生的發炎物質。

 

總結:濕疹飲食需量身訂做

濕疹的致敏原因人而異,有人對牛奶過敏,有人則需避開麩質。建議患者耐心記錄飲食日記,並搭配致敏原過敏檢測點擊免費獲得非入侵性致敏原檢測優惠,才能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濕疹飲食方案。記住,調整飲食需長期堅持,配合規律作息與保濕護理,才能有效處理濕疹肌膚!

 

延伸閱讀: